![]() ![]() |
“为宅雕塑”:让艺术惠及大众生活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4/12/8 12:18:14 文章录入:admin |
|
“为宅雕塑”展览开幕式现场
“为宅雕塑”学术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12月6日,首届“中国好雕塑•为宅雕塑”大赛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旨在艺术为大众服务,真正使文化落地,艺术生根,雕塑入宅,实现雕塑、设计、家庭、生活的无缝衔接,在受众与艺术创作者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雕塑杂志》主编宋伟光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介绍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代表评委组介绍此次评比的概况并宣读获奖名单。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陶小年、文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峰、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赵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许平、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段海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美术观察杂志编辑部主任陆军、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杂志主编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艺术北京执行总监李孟夏、曲美集团董事长赵瑞海、中央电视台知名制片人朱波等专家领导以及嘉宾共计三百余人。同时举办了相关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了雕塑的多元化、大众化、家庭化的议题,现场气氛热烈。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致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马佩致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陶小年宣布展览开幕。
大赛组委会从报名投稿的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35个团队中遴选了27个团队参赛。截止展览开幕,这些团队每队至少完成了五件作品的创作,入围大赛决赛阶段的135件作品首次在公众视野中亮相。
陶小年、孙伟等嘉宾参观展览。
“宅”的概念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所看重。对生活在城市的大众而言,“衣食住”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家宅是基础的建筑单位,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人的身心与空间达到精神契合的归所。“宅”既可以是一个建筑实体,又提示着某种私享空间,更是一种行动本身。
“为宅雕塑”将探索宅属环境(如私宅、宅院、个人空间等)中,艺术品的存在属性、空间位置、陈列方式,运用雕塑艺术创作与宅属环境设计相结合的形式,创作出实用功能和精神需求合一的艺术性空间。
现代社会,城市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精神享受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宅属空间作为相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私人场所,在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上的作用更为突显,也提供给空间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的可塑性。个人空间的塑造,既是个体区别于群体的所在,也是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方式,传递着个人化的表达。
“为宅雕塑”展览现场
“为宅雕塑”展览现场
架上雕塑应该走入宅属空间
“为宅雕塑”展出作品
“为宅雕塑”展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