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美院:伪文化比没文化更可怕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5/9/23 18:08:50 文章录入:admin |
|
中国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终于露开馆了,校方为该馆挑选了一个很特别却又很一般的名字:民艺。又在很一般的名义下,特别挑选了一批连一般水准也不够格的东西,作为“馆藏品”。院长贺词开宗明义承认这些藏品:乃是“市井街坊的形色”,也就一槌定音了民艺馆的学术品格:市井之流。果不其然,“微国美”宣传微信海报上首先亮相了一把官帽椅,可惜这把椅子连市井之流也达不到,因为那是几根“明式木料”加了一块“清朝床板“、配上“新鲜木材”,居然是一件拼凑而成的臆造物,属于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东西,如此隆重推出,确实有些丢人。海报上另外几件展品,也是过分普通,过分到什么地步呢,曾经在北京潘家园、吕家营、高碑店等旧家具集市堆积如山,都是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后的废旧弃物,大多流入饭馆茶楼而被城市人废物利用。中国美院特意建馆珍藏,变废为宝,其中道理何在呢?
或许,曾经文革时期倡导把大学办到农村去,如今中国美术学院别出心裁把农村搬进学府来,也算相得益彰了。未知当下国家有此意否?草民自然无话可说,但是高等学府不可自甘学术下流,否则令人疑虑重重。要是往好处去想,难不成公王孙也要体恤民生之苦矣?民生确实苦,节俭办馆也是苦,父母血汗供养学子,却遭遇了下等常识,而愈加为苦,民艺馆开馆便可与学生牛衣对泣了。
因为民艺馆学术门槛太低,院长馆长频频亮出宏伟言词,诸如先人生活、生命价值之类虚渺之言,不予赘述。学术门槛低微可以为盾牌,故宫博物院院长宣称自己是“故宫看门人”,既然贵为故宫院长,自我要求也太低了,自故宫开馆伊始,历届院长皆为学术风标。中国美术学院也是如此,但是院长开馆致辞,却未能及格,满篇虚头巴脑,没有实话,或为了遮掩学识之盲,或是移花接木,别有隐衷。国美民艺馆也以日本民艺馆为楷模,道理上顺水推舟,学理上大相径庭,中日两国历史发展形态不同,引申出器物演化历史有别,日本手工艺依赖家族薪火相传,始终传承有绪,故而维护了手工艺传统的社会尊严及审美价值,民艺一词本身包含了民族的精神语言,专门设馆,自有其渊源。中国历史始终朝代更替,器物形制随之聚变,每每改朝换代,审美风貌遽然更替,所以,中国历史上不同器物分别阐述不同的历史内涵。造成了中国艺术史完全有别于西方文化体系,一部完整的中国艺术史就是真正的生活史,所以,国家各级博物馆呈现出历代文物反映了历代的生活艺术。此乃一般性常识,我相信国美院长、民艺馆长皆会深谙此道,不然凭什么知识资本来荣任院长馆长呢。倘若真正茫然不知,学子们悲剧了。
我们敬爱的习大大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挖掘历史文明的号召,国美民艺馆反其道而行之,死盯晚清低劣弃物,不会是有意想一带而绝路乎。我很不愿意说国美民艺馆是一个典型的伪博物馆,但是它真的是一个幽默笑话的伪命题。
一个漠然于百姓众生的特殊阶层,将视线越过了百姓本身,盯住百姓的普通用品,供若神明,令人啼笑皆非,难道为了此间乐而不思蜀。看来伪文化比没有文化更可怕。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朱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