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触及灵魂的艺术探索——初评宋雪峰绘画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5/10/29 14:09:34 文章录入:admin |
|
在宋雪峰的作品中,他能够针对于不同的创作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为作品寻找恰当的主题语言。在《建设者》中,对于特定地域风貌下的人物品质的展现,则着重于挖掘其人物性情的深层流露。人物形象的严谨刻画,在被钢筋水泥包围起来的城市森林,一群执守希望的建设者挥汗如雨、辛苦劳作,为城市增光添彩,演绎着特有的精神情感。这是苍旷中冥远的情思,褪去浮华、绚丽与躁动,在回归精神本体中,捕捉一种更具持重、沧桑意味的“神” 与“韵”,弥散缱绻的感情,澎湃悲喜的人生,在把握宏观生命的有序性时也体现出荡气回肠的特色风情。
如果说建设者题材是有意挖掘其沧桑、粗犷的内在性格,那么其画笔下的少女形象则捕捉到了一种与之相反的青春气息与唯美意象,这些作品注入了一种更具鲜活的生命色彩,一种写实与浪漫情调相互契合的温馨片段。《唐宫琴女图》、《三月春时节》等作品都把女孩形象归置于一种恬美、静谧的诗意氛围中,画面多以花的依衬形成隐喻对比,隐示着似水年华匆匆的流逝,那些花瓣般绽开的青涩往事,浪漫而惬意,宁谧而恬适,随思绪穿越时空,抑或也叩启了古典女孩宋词般寂寥的心愁,弥散的心绪通达了那些不断引向思维深处的情愫,一种隽美诗意、清新婉约的唯美情致由此确立。 宋雪峰的作品总能激荡着一种触及心灵的浑厚、磅礴之境,给人悠远连绵的情感回味,随画面情节的张弛,主次形象形成节奏的强弱对比,通过对墨色的合理运用与线条的深入刻画,虚实相生,浓淡相宜,诠释出不同的人物面貌,以生动细腻的表情捕捉汇聚情感的交集:希冀、憧憬、坚毅、无畏,在深度的思想立意中赋予“平凡者“以“不平凡”,传达出源于形象自身的真、善、美。 宋雪峰的艺术世界,重于在情感中洞察,在平凡中挖掘,以独特的视角关照现实,在严谨细腻的笔墨语言中,作品打破了地域时空的局限,展现出人性的风采,这是一种基于时代环境对个体的审视与关注,直面心灵,心中不免交响着激扬生命的赞歌。(作者吴乐四) 宋雪峰艺术简介
宋雪峰,男,1956年12月生,七十年代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艺术学校学习;八十年代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后在合肥市文化局工作,人名入编《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词典》,《中国名间名人录》,作品被列入《中国美术家数据库》。现为中国艺术家学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新昊诗书画院院长,安徽亚美现代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总工会《华夏女工》杂志社艺术总监,《艺术名家》杂志艺术总监,江苏弘盛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特聘艺术家;国家二级美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