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碑为骨,帖为魂——谈李俊峰书法艺术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20/5/30 7:49:42  文章录入:admin

我与李俊峰是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第四届“长城杯”书画展认识的,他的获奖作品是六尺竖幅的小字行楷《前赤壁赋》,我被他那朴拙大气而又风流倜傥的作品所倾倒。他的小字行楷偏于楷。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路书体中米芾的成份更多一些,而他的用笔正侧兼施,中锋为主,沉稳报鸷,提按变化,结体的开张流朗,清通简直,显然又取自多方面的营养。李俊峰笔下的艺术语言比较丰富。在他的作品中时或看到圣教序的风神,王铎的胎息,米芾的韵味,张迁的骨,平正通达,不激不厉。进而入贴,守而入碑,从容进退,游刃有余。我以为李俊峰在此领域已进入了一种从心不逾的自由之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李俊峰的艺术风格在碑帖两大流派之间从容进退,悠游徘徊,表现出很大的艺术容量和很强的驾驭能力。

纵观清代中后期以来书坛,碑帖两大阵营森严壁垒,鸿沟阻隅。若观其作品,便能确知其出自何门何派,虽也有一些书家立志融碑帖于一炉,然效果却往往不如想像。而李俊峰则不然。他能够自由出入碑帖两家之门,游刃有余地兼取两家之长。其书风随时随地在两家之间自由切换,非常自然而不露痕迹。所谓融合碑帖,在李俊峰那里已经不是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是自然而然的艺术实践。带着与生俱来的真诚与自然。只有这种真诚与自然才能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然而我们在李俊峰身上看到的,是对碑帖两派的传统都有着较深的挖掘。对于碑和帖两方面的一些著名范本,他都下过很深的临池功夫。在用笔上,他吸取帖派提按顿挫,变化丰富,感觉细腻的特点,无论大字小字,他始终坚持“字中有笔”,即指在字中可以看出笔触的起止翻转,提按顿挫,轻重疾徐的变化,黄庭坚云:“字中有笔,犹似禅家句中有眼。”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正在于他的笔墨个性,即使画面的视觉效果属次要。这一原则不但适用于书法,甚至适用于中国画。

用笔的丰富变化是帖派引为自豪的特点,然而碑亦非不讲用笔,只不过标准有所不同。李俊峰有较深的帖字底子,因此他在写碑时也能巧妙的体现用笔的细腻变化。他写过《石门颂》、《崇高灵妙》、《张迁碑》、《始平公造像记》等,在他的笔下,这些石刻名迹除了原有的厚重稚拙之外,显然又多了几分灵动、几分活泼。李俊峰在习碑时并没有刻意追求斑驳浑茫的金石气,而是坦然地以笔写碑,用提按顿挫的笔意来表现碑刻的稚拙古朴。

李俊峰对米芾的用笔结体有精深的理解和多方位的撷取。尤其是他的小字行楷写得疏朗洒落,飘逸爽健,瘦不露骨,肥不剩肉,可以说深得米芾神髓。基础打得越广越深,艺术的发展路子就越宽。这是从艺的一条不移定律,这一点在李俊峰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不同的书体风格往往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比如碑派书法古朴稚拙,气象雄浑,适于擘窠碑榜,帖派书法精严娟秀,细腻精致,长于启牍题签。而对于一个具体的书家来说,想把大字小字都写得非常精彩,非有多方面的扎实功底不可。李俊峰是我见到为数不多的,大字小字均写得很好的书家之一。

他的小字行楷大体上是帖派面目,写得细腻俊美,疏朗洒脱。而大字则基本上是碑派风格,用笔变化提按结体精密严整。尤为难得的是他在二者的转换上能做得自然得体。无生硬勉强之弊。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充分看出李俊峰艺术观念的通达和艺术手法的丰富多样。李俊峰是如何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的?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我想李俊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大抵有四个原因:一是得益于他有碑帖两方面的深厚功底,充分掌握了两方面的技法语言,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二是他比较注意寻求二者的接合点,比如在习碑时,他注意于其中的线条的变化,而在习帖时,他师从的是多重力度和朴拙的风格,像李北海,黄山谷就属于这种风格类型。米芾论书,提出“凡书要拙多于巧”,可以看作是书法史上较早呼唤朴拙的声音,米芾本人的书法实践也是力图突破碑帖书风的小巧格局,建立开张宏博的新的风格模式,故其书也有小大皆宜的特点。三是李俊峰在艺术上开放通达的自由心态。这与一个人的禀性有关,李俊峰为人热情诚恳、豁达大度,轻财帛,重诚诺,处处表现出通晓达观的个性特色。“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所谓“达人知命”“达人无不可”苟达度而织次,犹开流而纳泉,“达”即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来寻求和营建对立各方共存的基础。“ 而不犯,和而不同”正是建立在“达”的基础上的。四是对剖析研究碑帖的艺术特色,他先后在《书法导报》、《书法报》发表书法理论《张迁碑》艺术赏析,《始平公造像记》艺术赏析、王铎《拟山园帖》艺术赏析、米芾《蜀素帖》艺术赏析等。正因如此。李俊峰的书法艺术才形成碑帖兼容,融会贯通。但在李俊峰的各种书体中,我认为还是小字行楷写得最好。其小字行楷用笔丰富精到,结体稳健茂密,风格精致典雅,集中体现了李俊峰多方面的书法艺术修养。

李俊峰有系统的史学知识和哲学素养,这使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以及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李俊峰在艺术创作之外,旁涉书法理论研究,是一个创作与研究双栖型的书法家,既学术型书法家,这在书法家中是为数不多的。著名书法家王翰青说;一个书法家就像一只大鹏鸟,大鹏鸟腾空靠两条腿,一条腿是书法创作,一条腿书法理论,只有这样,这只大鹏鸟才能鹏程万里,飞的更高更远。相信以李俊峰的功底、灵气和毅力,他一定能够成功。

作者:杨坤秉,号天庐,湖北黄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报》原总编,全国第五届、六届书展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