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游世观万象,国画大师陈龙啸笔下的山河民俗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22/2/15 11:06:28  文章录入:admin

艺术家:龙啸

 

出生于1964年福建东山島.厦门画家,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同学会会长,厦门扬子书室创始人。山东无棣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庄子书画院名誉院长,方增先书法研究院理事,厦门龙啸水墨艺术馆创始人。



 国画山水画是中国国画的“大宗”。山水画从人物画中析出成为独立的一门,山水画自魏晋山水以来,为世人所属目。知山水而知中国画,其道、其理、其情、其趣,暨宗、法、派、系,每于山水中见之。不仅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论专著不少,现代的山水画论在国画论著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画.绘事也,古来无不着色,自王洽泼墨后,北苑继之,方向水墨”。水墨是先贤唐代中期开始追求恬淡画境,发挥水墨效果艺术更高领域。王维所作的《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即以水墨画作为表现自然最得心应手,又最理想而高尚。



黄山云海


  画中生动地描绘了黄山云海的奇观,树木繁盛,虚实相生,画格寂静,禅意浓厚。一层云一层山, 乔峰竟奇,万壑峥嵘,集雄、奇、险、峭、秀于一身,漫天云雾,扑朔迷离。笔墨线条有韵律之美,疏密、粗细、力度、弹性体现在松以及峭壁之上,山随笔活,山间留白恰到好处,乍看近浓远淡近实远虚在笔墨纸砚上表现得酣畅淋漓。画面结构的调控和尺度的拿捏可谓妙到毫颠,笔墨千变幻化,无法而法,法法尽化,笔气贯通,墨法浑然,在纸上任意纵横氤氲,笔墨生峭岐利,画风孤寂生僻。在他的作品中,把一种避世、超然尘外的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碧山隐士


中国画是以线性用笔塑造形象的,与西洋画以面与色彩来描绘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笔墨二字,不但代表了绘画和书法的工具,更是体现了一种艺术境界。孔子说“绘事后素”,以及《韩非子》的“客有为周君画荚者”,都说明了线条的重要,也体现出中华先民善于概括提炼的能力。有的线条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所有的,而是画家思想、意境中特别表达的。

 

此画册构图气象大,画家所要表现的饱满精神向外蓬涨,中景又以简单笔法画以山人;远景再以淡墨印染连绵山峰,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衬出“石破石中石,峰连峰上峰”。近景岩崖古木,远处白云缭绕山,峰峦叠翠;远景幽岫逶迤,整个画面表现出了雨后山川的洁净与幽寂。画面中景物间所呈现的苍茫之气弥满纸间,有人禅坐于山间,犹如仙禅坐于画,画中仙。整幅画面所呈现的虚实、山峭、云雾、人等对比呼应,条理清晰,正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水准。远处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意境幽深,作者注重师法自然,“草木湖山信手拈”,如髨残善于用秃笔、渴墨来作画,还长于干笔皴擦,墨色沉着,又是书法通画法,其笔墨不拘成法,人称“粗服乱头”。作者画面构图章法稳妥,繁复严密,人与景物融为一体,呈现人与景融合,呈现出道法自然的意境,气韵中流露出一派师法自然。表现出画家淡泊名利超然的一种境界。



黄山访友


作者骨墨有力,其源在骨法,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有笔墨上的简逸生动,画面个性鲜明而且意境深远,突显黄山的气势磅礴之气场,峰峦像是要冲出云天,山腰间云气萦绕,俏山与云雾相映。画中石板路跃然于纸,表现出探访好友即将见到急迫愉悦的心情。其他民族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