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充满热爱与敬畏
舞台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玲珑认为,一幅书法作品可能还不仅仅是十年的功夫,书法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以及观享世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心境,甚至还包括书写者的性格和品行。文化素养、文学熏陶、美学布局和书法功底的完美交融会使上等书者佳作风格别致,独具匠心。
同时,一幅书法作品还要根据书写的主题去布局,使其作品神韵灵动、极具生命力度、艺术触感。玲珑的代表作《心经》里融合了甲骨文、金文和篆体,当一个字无法用甲骨文表现的时候,她便会以金文或者篆体来搭配,而具体用那种字体还要根据结字的形态和整篇布局来考虑。所以一幅《心经》作品融入了多种字体组合,让每一幅作品都有它不同的形态和神韵。
沐浴焚香,清心养静,气定神闲,如入禅境,这是玲珑提笔书写前必有的步骤,一幅《心经》在玲珑的气定神闲中便可一气呵成。
在玲珑看来,书法艺术的这种表现过程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对书法创作应该是充满着无限的热爱和敬畏,让自己身心放松,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能享受书写带来的愉悦。”只有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玲珑才会用“净手”来代替“沐浴焚香”。
“嫁”给书法的女人
书写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也许有人放松的方式是唱歌、喝茶,对于军花玲珑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和愉悦感都来自于书法。朋友约她唱歌、喝茶,她常以作品未完推辞,伏案提笔,乐在其中。而她在书写的过程中便能感受到乐符的跳动;茶汤的醇香与浓淡。哪怕再累,只要坐在案前提起毛笔,玲珑便会一下进入放松的状态。
敬書一幅《心经》作品大概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玲珑如果当天需要创作。她便会在早上5点起床整装伏笔,临近中午作品圆满完成。除了代表部队文工团演出和日常工作,军花玲珑大部分时间都是徜徉在书法世界里。
33岁,在书法艺术界算是个年青人,但在父辈眼里,这差不多应该已经过了婚嫁的年纪。其实,漂亮而富有才气的玲珑并不乏追求者,但对于突然而至的表白,玲珑总是会不知所措,逃避闪躲成了她应对追求者最常用的方式。
而有着书法的陪伴,让玲珑过的幸福、充实、自在,在玲珑的潜意识里,书法早已是她生命的另一半。当亲友催婚时,玲珑总是会笑着说“结婚的最好境界还不就是找一个两情相悦的人,我和书法便是两情相悦啊,我已经‘嫁’给书法了。”
别人追求玲珑,而玲珑却对书法孜孜不倦。
笔墨书写公益慈善
作为全国爱心大使、公益形象大使,做一个有爱心的公益书法家。玲珑的书法成就源于她的爱心,她在部队文工团时,经常参加慈善公益演出,也时常参加由慈善机构组织的书法笔会活动,军花玲珑的善举引起了艺术拍卖届的注意。2014年4月26日,受上海拍卖公司的邀请,玲珑的代表作篆书《心经》作品被该拍卖公司以起拍价每平尺2万元参加《美丽中国上海国际公益晚会》慈善拍卖活动中,经过数轮激烈竞拍,最后以22万成交价被英国一家文化公司买走,拍出了当晚书法作品的最高价。要知道这个成交价在书法艺术界已经相当于“大家”。
值得关注的是玲珑作品拍卖所得全部用于公益和慈善,将拍22万全部捐给了国际爱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用于对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进行帮扶。
军花玲珑被部队和四川省红十字会评为5.12抗震救灾英雄先进个人,无论是5.12汶川大地震,还是4.20芦山地震,在帮扶灾区灾后重建的慰问演出和慈善活动现场总少不了玲珑的身影。2008年,玲珑当时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四川陆军文工团的一名演员,除了抗震救灾、慰问演出、玲珑还发动家人和亲友捐款、捐衣物、捐食品。芦山地震后,玲珑又拍卖书画作品为灾后重建尽心出力。这样的玲珑,真可谓是小女人大胸怀。值得庆贺的是在2010年军花玲珑喜获《巾帼豪情--四川女杰》光荣称号,同时荣选该书封面人物。
2010年,玲珑还和胡兵、金海心、尚雯婕等演艺明星作为“幸福书屋”公益爱心大使到云南、四川、湖南等地为贫困地区的村民和孩子送去图书,并现场爱心捐款。
玲珑酷爱书法、享受书法、珍爱书法,但她始终愿意为了公益慈善而奋斗。在玲珑看来,这并不矛盾,“书法能让我感到身心愉悦,而通过书法做公益慈善同样能给我带来愉悦心情,还能让我的艺术价值为社会的爱心事业尽一份力。爱无大小,也许这份爱心是对一个孩子一生成长最大的学业帮助。”
最近,玲珑又将应邀出席南昌的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书法艺术展,这次她为之准备了四幅作品,代表作《心经》、《吉祥经》,还有与展览主题相契合的《百孝经》和《弟子规》。其中8米长卷《百孝经》是玲珑花费两个多月的心血书写而成,12月12日刚刚装裱而成。玲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向观众传递中国传统经典中的“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