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展览展讯 >> 浏览文章
 

“承传与创造——水墨对水墨”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07月21日

 

由上海美术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香港艺术馆与上海美术馆联合筹划的“承传与创造——水墨对水墨”展,716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过去1000多年的历史沿革中,已发展出一套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系统,可以说,它最为生动、细腻地体现和诠释了东方精神世界和美学意境。近现代以来,面对变动的社会以及新的时代要求,中国水墨艺术家开始从传统中突围,探索新的方向和道路。他们从西方文化和外来艺术中借鉴和学习,重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并将之与传统水墨进行有机的结合。20世纪以来,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让水墨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品种在今天发展出全新而多元的丰富形态。香港的水墨艺术在此间大致经历了同样的发展,但因其特定的历史时空因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

本次展览将展示作为中国独特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如何在香港特定时空中,蜕变衍生成为新水墨艺术与当代书法,并迈向跨媒体和跨文化的发展脉络。40多位香港艺术家的46()代表作品将在本次展览中呈现。除了大家熟知的水墨名家如赵少昂、杨善深、丁衍庸、吕寿琨、刘国松等的绘画精品,还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水墨的边界,引入了新的材料和科技手段,令人耳目一新。这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有平面的水墨画,还有水墨装置、综合材料和影像作品,形式非常多样。这个水墨大展,不仅对内地美术界认识和研究香港水墨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更会对普通观众认识和了解20世纪香港水墨艺术乃至香港的历史文化变迁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四十多位香港艺术家的46()代表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呈现。除了大家熟知的水墨名家如赵少昂、杨善深、刘国松等的绘画精品,还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水墨的边界,引入了新的材料和科技手段,令人耳目一新。时间跨度上,也由上世纪50年代贯穿到当下。一定程度上,这个展览如同香港水墨编年史,是对香港在水墨领域半个多世纪探索成果的全面展示。

展览主要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为“新曙光”、“新时空”、“无限”和“书画新变奏”四个部分。“新曙光”部分,通过作品介绍了香港新水墨的种子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播下。那个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动荡,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改革主张,在文化艺术层面,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也对传统提出质疑,转而向西方求索,在革新水墨画方面起着重大影响和贡献,而不少内地画家亦于此时寓居或移居香港,流播令香港艺术萌发新芽的种子。

“新时空”部分的作品,侧重于展示1950年代晚期以来的水墨探索。其时香港政局已趋稳定,经济有所发展,香港艺术家开始探索西方艺术潮流及现代主义,而此期间开始组成的艺术团体,就成为凝聚香港艺术家的向心力,共同探索现代主义的标记,亦启发了新一代水墨画家的多元化拓展路向。

经过三十年的积累,香港水墨在198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如“无限”这个部分的作品所体现的那样,水墨艺术家拓展各自领域,很少受到某一流派、某些风格的桎梏掣肘。而且,也不再执著于中西融合、东西汇流的老调。混合媒体,非水非墨、数码水墨、文字水墨、虚拟水墨、水墨行为,成为这个时期香港水墨的重要元素。而跨文化、全球化新世代的来临,令新水墨发展空间更为扩阔并呈示无限可能性。

书画同源,在香港水墨踏进革新时空的同时,香港的书法艺术也在经历着蜕变与创新。“书画新变奏”部分展示的主要是书法作品。从文字结构、章法、笔触、墨色、布局、字意画意的融会、主题内容的革新以至跨媒介的使用,无不流露出别具个性的新文字水墨艺术,也呈示了中国水墨的新发展时空和未来的开创性。

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水墨的历史可谓久远。而在当下,水墨所遭遇的问题也一直引发着各种学术争议。前两年的成都双年展,甚至用需要“重启”这样的话语对中国水墨进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去五十年中,水墨如何在香港的特定时空中,蜕变衍生成为新水墨艺术与当代书法,并迈向跨媒体和跨文化的发展脉络,可谓是水墨的香港经验,它对内地乃至整个中国水墨艺术不无镜鉴作用。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季乐胜书画艺术作品汇报展在郭味蕖美术馆开展
下一篇:庄丽正雅—刘凌沧工笔画精品回顾展
 以下是对 [“承传与创造——水墨对水墨”展]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最近更新

“荷香墨韵”宝应书法作品展在江扬 
“水墨精神——张天武创作回顾展” 
徐若涛个展“燃”在北京鸿坤美术馆 
“水墨灵渠——兴安书画作品展”在 
花鸟人间:周中耀工笔画艺术展在中国 
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将在成都开展 
大道至简·访客梅州——写在霍春阳、 
梦在丹青——女画家精品五人联展 
静谧寻境 --—北京女画家五人展 
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