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的震撼。6月10日,2015中意世博组委会和中国艺术书画院主办的五千年绘画工程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三天,至6月12日结束。

世界珠宝协会养生珠宝商会主席胡晓丽主持开幕式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商总致辞
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商总在台上致辞时表示,任伟院长和他的团队创作的“五千年绘画工程作品展”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绘画上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民族精神,把抽象的民族精神具象化,让更多的人能切实地触碰到民族精神,这在画界来讲都是极为令人赞叹的。也是任伟院长把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历史再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有了可以缅怀的回忆。

中国艺术书画院院长任伟致辞
来自基层的震撼
历史长卷绘人世百态
展厅内一幅幅长卷巨作国画作品让观者心内猛然震惊,很难想到一个来自基层的书画院创作团队在任伟院长的带领下竟然完成了这么多套绘画创作工程,我们记者对于画家的印象都是各自为政,突出个性,自己玩作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画岀自己的所爱和欣赏,花鸟,人物,动物等,很难有人和团队一起创作有关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书画作品,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能坚持从事绘画工程创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创作团队一定有强大的资金团队做支撑……或者是有一定的政治背景……采访院长任伟后才知道中国艺术书画院坚难的创作之路非常人所能理解……
1998年成立画院专绘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任伟在多年的教学绘画生涯中,尤其是对基层书画教学针对农村农民学画心里研究多年,总结了快速学习绘画方法和让基层文化爱好者喜欢上绘画的教学教案,对国画造型、意境,和创意上采取引导式教学使学历底理解能力差的学员尽快掌握绘画创作要领达到文化扶贫,用文化为当前社会功利心清洗身心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责任。用任伟院长的话说农村也有许多绘画天才,只是因为生活所迫而误了天赋,正如此次展岀的这些历史绘画工程国画作品参与绘画的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基层绘画工作者,张爱柏、辛永红、杨彦良、刘力波、王华峰、李宝玉等人,都是98年创办基层绘画教学以后认识的,风雨兼程,大家一路走来,最终坚持下来了,完成了很多大难度的绘画工程作品。
为了这个团队,为了这个梦想,家人的不解,孩子的眼神,外面的嘲笑…任伟备尝艰辛,饱受误解,但他默默地坚守着,他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参与创作者的离开,他能理解,大家都离不开现实生活,谁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何况大家都是基层农民呢,一天不干就没有生活来源,有收入的工作者很难理解一穷二白是什么滋味,正因为任伟懂并深深体会过这种痛苦,所以参与创作者离开后,任伟都会想尽办法给参与绘画的工作者结清创作基金,“最困难的时候把房子都岀卖了……但我们坚持过来了,而且离开多年的参与参与者也理解了我的辛苦,这是我现在最高兴的事”任伟说。
长卷绘画自古有之,而且璀璨众多,但这并不影响任伟,他有自己的想法,脑中积攒了不少好的题材。“把绘画重心放在长卷上,也有从小爱看小人书的原因,如果能把小人书用国画的创作方法画出来该多好。”
任伟到国外做画展时,参观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大教堂等,深受震撼,“西方的博物馆里有民族的历史油画和文明史、战争史的巨幅作品,反观我们中华几千年灿烂文明,却没有成系列的恢弘巨制的博物馆,以史为签,记住历史才能走向辉煌,记住历史才能不犯重复性的错误,记住历史才能使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一定要做这个事业的推动者,那怕我们现在办不到,但我们也要做这个开拓者,我想起了习总书记说的话,功成不必在我……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需要千千万万个有志之士同心同德创造而岀!”任伟称。
任伟认为创作历史绘画工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开始创作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绘画,成立一个专业创作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战争史的画院创作团队。“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画家,你作品画的再好、市场价值、得到的回报再高,永远也只是在为自己而画。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五千年中华史绘画的一小部分,那么我觉得,我的一生也是极有意义的。唯有如此,我的理想、我心中的爱国情怀才能得到体现,那才是完美和无憾的一生” 任伟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任伟的创作团队成立后,工作之外的重心便是学习、钻研古代名画长卷。他说,研究《八十七神仙卷》、《二十四孝图》、《清明上河图》等长卷,学习古代长卷的结构布局、人物情节设置,可为现实创作打基础。
长卷作品耗时长,任伟多管齐下,同时兼顾,创作出了《圆明园全景图》《中华历代名医图》、《长征)、《京城繁华盛景图》等长卷。任伟和他的创作团队不惜辛劳、实地考察、翻阅古籍、请教专家,力求让长卷作品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任伟说,“绘画是艺术,但长卷若没有历史的支撑,则易流于飘渺,缺少厚重感和震撼力。”

《京城繁华盛景图》局部

《京城繁华盛景图》局部
京城繁华盛景图
气势恢宏呈现朝代气象
2009年,任伟的朋友来京,他陪着朋友逛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胡同的传奇色彩让他们聊了好久。让他们感到唯一遗憾的是,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这些明清时期的建筑群落正在一步步衰落,有些已毁于现代化的推土机之下。
朋友临走时的一脸惋惜触动了任伟,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趁现在,我要把它画下来。”任伟说,“如今能看到的这些明清建筑是越来越少,《京城盛景图》旨在唤醒人们对古建、老北京的保护意识和对中华文化的尊重,让世界人民通过游北京看故宫,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能使观者感到身临其境的清代风情,让历史学家和学生通过画面全景了解北京城宏伟壮观的建筑和完美的设计。”
在《京城盛景图》绘制之前,任伟思考良多,购买了许多有关北京城的资料。因为有很多失去的建筑在作品中要得到再现,任伟走访了很多单位和街道,参考了很多书籍史料,淘书、购书成了他绘画之外的一大工作。
“因为是写实国画作品,不能用创作的想法来画实景京城图,能加入创作的也就是画法和远景、色彩方面用色的运用,经过创作团队的多次商议,最终决定以青绿金碧辉煌山水画法来表现。”任伟说。
前期工作做足了,任伟才开始动笔。
这次的长卷之所以如此慎重,是缘于任伟曾经画过的一幅不成功的作品。朋友的一句中肯评价打击了任伟:整幅画空有建筑,没有人物,像个空城,没有灵魂。“一年半的辛苦就付诸东流了。” 任伟笑说。
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一方面,任伟尽可能详尽地收集清朝生活场景资料,另一方面积极请教专家学者,将皇家风范、将相服饰、贩夫走卒的相关细节反复研习啃读。
准备充分后才动笔,此次绘画历时三年才将《京城繁华盛景图》完美地展现出来,呈现了清代繁盛的社会气象。

《长征》局部
长征百副系列作品之一
长卷绘民族精神
除了有一个画家的身份之外,更让人钦佩的是任伟骨子里还有画家的大义。在众多画家一头扎进市场经济中汲汲营营,而任伟却选择在案牍前挥洒自己的一腔激情。他绘就了长征图、中华历代名医图、清朝北京盛景图,用画笔描绘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
六百米巨幅百幅系列国画《长征》,积极热烈的画面展现了任伟对于民族性、精神性的思索。任伟称,《长征》作品创作缘起于十多年前偶然经过一个地摊,看见关于介绍长征的小人书,顿时产生创作国画《长征》长卷的想法,“那本小人书令我产生了要创作巨幅《长征》国画的想法!”任伟回忆道。
提起长征,任伟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中国工农红军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我们应该歌颂他们,众多共产党人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正是我们这一代、每一代人都应相传的励志之事。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最好的写照,也让我们为之骄傲、自豪。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脊梁,那段历史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任伟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曾有一位名家评论说《长征》中所画人物比例失真。任伟和画院的众多画家共同商讨、仔细研究,最后一致认为还是按照当初的想法继续创作下去。任伟对记者解释称,“红军战士身才伟岸表达了我们对英雄的敬仰,所以画高大一点并不是失真,而是塑造红军战士高大神圣的形象!这正是我们要把伟人夸张表现的一种手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才是我们要表现的主题。人物坚强的脸庞和伟岸的身躯才是要突出的重中之重,不是单纯的追求飘逸、技法、水墨、写实等,我们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想表现的重点当然要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上面,站在一个真正的全人类的角度去解读。”
任伟说,“每个画家和团队都有自己的创作特征和创作思维,如果听信太多别人的看法就会迷失自我,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他人的观点可以参考但不能全盘接受,必须有自己的风格,这才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让任伟感到辛苦没有白费的是,美协主席刘大为在看了《长征》中的一幅作品后,给予了高度肯定。这也更加更坚定了任伟的信念,他和他的创作团队决心要将《长征》系列进行到底。
任伟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以独特的风貌留存下来。中医现在之所以为全世界所认知,完全独立于西医而存在,并且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重视起来,也是源于中国古代历代的医家大师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征,中华医学的“长征”。

《中华历代名医图》局部

《遵义会议》局部
长征 遵义会议
纵看任伟的长卷,无论题材如何多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长征》是,《中华历代名医图》也是。
据任伟介绍,《中华历代名医图》高三米长十米,历时一年,由六位画家联合创作完成,自此填补了我国国画作品中中医名家绘画内容的空白。《中华历代名医图》是为了缅怀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生存健康和社会安宁做岀巨大贡献的历朝历代名医们,希望我们这一辈能牢记他们为人类发展所做岀付出努力。
记者手记
任伟志在做一个负责任的文化传播使者,一个传统文化的推动者,一个国学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推动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文化工作者;一个不在乎个人得失的书画艺术导师,一个肩负历史责任的文化先行者,一个开创中华五千年绘画史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