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赏析评论 >> 浏览文章
 

徐延均山水画——山水之神韵凝聚笔端


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与自然的深刻解读,是艺术哲学的体现。尤其当代山水画,更是一种自然的提升与升华,真切表达了艺术家的个性化差异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徐延均先生,作为当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之一,对山水画这一艺术深刻的理解和展现,将山水的神韵凝聚于笔端,用自己的画笔成功刻画了大自然的神秘,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作画风格在画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的崇山峻岭是徐延均先生的天然画本,徐延均先生以山清水秀营造了丘壑山水间雄浑大气却又灵秀之美为核心,展开了个人的技法和笔法。先生的作品充满艺术灵感和创作激情,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对景观形象和艺术境界的成功塑造,是一种潇洒激情的艺术创作。
    一个画家的品格和内心境界往往决定了一幅字、一幅画的精神力量。什么样的作品都会因其人其艺,因其文化底蕴和艺术情操而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在徐延均先生作品中,你能感受到无限的生机与激荡人心的生命力,无论是巍峨繁茂的崇山峻岭,还是清零活泼的长河溪流,亦或是纯洁天真的农家田园,都能感受到先生那种源于自然的大气雄浑,将大自然的神韵和意境充分表达出来。

    徐延均先生常常怀着一腔痴情登山临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在与大自然心心相印的交往中,对景写生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徐延均先生介绍,自己的山水画创作的成就源于他深入山川,搜集素材,为了加深理解,常走入名山峡谷,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山流水、青山古木,得山川之灵气,知草木之性情,拍摄了大量图片资料,创作出一幅幅富有生命力和灵气的画作。
    笔者了解到,徐延均1965年2月27日生于天津。祖父曾为天津地毯厂画师,受其熏陶自幼喜爱涂鸦。19岁拜天津画家王凤岗先生为师学习绘画,潜心学习素描后改学工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喜爱临摹刘奎龄的花鸟及中国传统仕女。对工笔花鸟、人物的技法略有感悟,每一幅画从落笔到完成都会让他燃起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深入思考,从而让他的绘画作品不断发生着变化。后师从张大千第三代弟子安云霁先生,学习和继承张大千先生传统山水和仕女技法,深入的品察、体味、揣摩,深刻表现出物象的本质特征,其作品充满独特的韵律。
    徐延均先生凭着自己的学养与笔墨功力,凭着艺术生命里厚厚的积淀,以不同的线形、线性的粗细干湿浓淡造型打造一种气势和视觉的冲击力。简洁鲜活的精炼笔墨语言勾勒出山之风骨、水之神韵,使整个画面透露出灵动之气与飘逸之风。在此希望徐延均先生有更多更好的山水作品,书写山水之神韵,山水之精髓!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读先行一步的画家马寒松先生
下一篇:自然天成、傲骨丹心——记国画牡丹大师李合栓
 以下是对 [徐延均山水画——山水之神韵凝聚笔端]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近更新

心有乡情 方得硕秋——观刘运君田园 
画家柳华一10年前西藏人物画欣赏(一 
著名画家王金新作品欣赏 
青年书画家姚鑫书法新作 
韩美林:我还有很多想画的东西没有画 
新当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熊晋 
清华其外禅韵其内 心如莲华入驻天府 
传承“板桥”技法、弘扬“墨竹”艺 
“绚丽甘肃·多彩陇原”书画名家百人 
朱乒乓:本色当行 臻于妙境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