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赏析评论 >> 浏览文章
 

大漠孤烟直——林中阳书法艺术浅识


来源:东方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16日

 

  从文字的形成到艺术呈象的真、草、隶、篆,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革变,始终沿着“创新—成熟—僵化—再创新”的道路,百花争艳,推陈出新,波浪式前进。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溶碑铸铁,虔心拓展与匠造,独辟自我之蹊径,探索出了许多路子,示范给后学者。古今事例证实,谁能以“创新”为动力,谁就能攀登到书法艺术的最高殿堂。从林中阳先生的书法艺术研评,可说是又一典型例证。

  林中阳出生在群沙环抱、丝绸之路的重镇,雄关古道、淳朴民风赋予他博大的胸怀,铸造了他矢志不渝、求知博学的坚强性格。他和其它书法家一样,经历过师故宗法的严格、艰苦、坎坷、执着的学练过程。与众不同的是少年时代,由于家境困难,曾经受过以指代笔、以沙代纸的磨练。从而,为他后来的“如锥划沙、畅达雄强”的书风打下了坚厚的基础。



林中阳书法作品

  古人云:“凡书,趣之隽,味之永者,不在点画之工,而在风神之高,而风神之高,在于人品之高。”即是说,欲学书者首先要学好作人,欲达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必须是人与艺复杂而漫长的有机结合。人品是根基,技艺是姿态,根基正则风神高迈也。

  多年来,林中阳始终遵循着人品学养与艺术的统一法则和艺术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他认为书法艺术不单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知识的启迪,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起到净化心灵,唤醒良知的作用。早年,他曾在家乡办学,无私培养书法骨干四百余人,由他编著的《书法初步》、《钢笔书法向导》在广大书法爱好者中广为流传。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光明日报》等单位授予他“优秀指导教师”奖,甘肃省教委曾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近年来,他又经常到农村部队等基层,义务书写、扶贫助学,凡有人求字,必欣然挥毫,淡薄名利,不计得失。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墨香。他说:“我干不了大事业,只是把自己的些许所长,回报给父老乡亲。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人民,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品之高,风神必高,胸有逸气,笔端必有灵气。所以,林中阳书法作品无论力度、深度、品味皆为上乘,真可谓“书如其人”也。

  古来,大书法家为后代造传了无数传统法规、范本,使后来者悬发锥股,终生勤学苦研。当然,承继传统,研古宗法对学书者至为重要,但必须明确“师古”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至理名言,但对艺术来说往往是有害的。清代书画大师石涛曾说“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林中阳在师宗历代诸家方面,用功超凡,得益匪浅,可贵的是他能集百家之花酿自家之蜜,终于厚积薄发,渐修顿悟出了这个“我法”,另辟蹊径,“创新”了独具“大漠风情”的书法艺术。



林中阳书法作品

  融多种书体笔法于一体,是林中阳书法的一大特色。由于他的童子功扎实,底气十足,对各种笔法驾轻就熟,加之对楷书之严正、草书之流畅、隶书之雄强、篆书之古拙成竹在胸,故而能运用多种丰富变化的笔法,雄浑取胜,朴拙出美,不求态而无态不备,不求美而美蕴其中,形成了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的书风。

  早年,林中阳曾研习过绘画,画理对他后来的书艺提高、书风独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古来,书画同源,连理并茂,正如李苦禅大师所言:“书无画理则无韵”,“书至画为高度”。所以,林中阳在他的书法艺术中,熔炼了书画相辅相成的奥妙关系,其书法用笔顿挫、波磔交织互用,藏露不拘,方圆相济,笔笔显示其强劲的腕力和心力;字体的敛放、点划、抒情夸张与恰到好处的空间分割布白,阔处旷远而不凋疏,密不透风却不闭塞。呼应巧妙,神完气足,通篇充满着率真而不怪诞的神韵和力度。其斗方作品,打破小品的格局,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用笔的轻重缓重,令人浮想联翩。读林中阳的书法作品,如登群峰雄峦,如观长河波涛,又似纵马驰骋草原,令人振奋,通篇充满“如字如画”的笔墨韵趣。

  浑穆自然,随缘成迹亦是林中阳书法艺术的一大特征。他作书时,兴之所至,笔随兴走,追求气贯神足,率意天真的意趣,毫无刻意造作的匠气。所以林中阳的书法艺术给人一种人格灵性的展示,学养才华的表露、艺术思想的升华,是一幅特定条件下的自我,一种超然活脱的新格局。

  造在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对我国后来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的进步,起到了博大而深刻的影响。我认为,艺术的“自然”有两个内涵,一是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熏陶感悟,二是作书绘画,心随笔发,笔随心运,追求自然成趣。多年来,林中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名山大川。大自然赋予他博大的胸怀,浩瀚的气度,人民群众给了他追求艺术的精神力量,可以说,他是在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复杂而漫长的有机合成中,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完善,自然而然地悟到了“自我”之法,势在必然地形成了个性强烈的“大漠书风”。

        林中阳简介:

  林中阳,1957年生于甘肃民勤,历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长,《收藏界》杂志社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国著名书法家。与欧阳中石、沈鹏、李铎、王学仲、权希军等六人被中国文联出版社誉为中国书坛巨匠;与刘炳森、李铎、钟明善、江大权五人被誉为书坛五杰。

  林中阳的书法源于传统,功力深厚,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秉塞北之雄厚,取江南之婉约,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是中国西部书法的典型代表。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并获奖。代表作十米长卷等作品分别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行政学院、总参等党政军机关悬挂或收藏,成名作“龙”曾被中央领导以国礼赠送外国总统等高级领导人。曾应邀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安徽九华山、福建清源山、陕西白云山、略阳灵岩寺、北京地坛公园、上海黄浦大楼、咸阳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题字并刻石。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林中阳书法选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林中阳书法展》,并于2002年开始举行林中阳书法展全国巡展。2004年、2006和2007年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举办书展,2009年应邀赴俄罗斯参加书展,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书作被海内外政要及收藏家收藏。

  林中阳先生长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曾为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价值30万元的书法作品,分别为宁夏、西藏、甘肃、重庆、武汉、新疆、江苏、厦门、广州、安徽、湖南、四川、贵州等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万元,并在当地建立了希望小学。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红十字会、中央电视台关注环保现场拍卖节目捐赠巨幅作品。展现了他美好的艺术追求与高尚的书德人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是人民群众心目中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综艺频道》、《国际频道》、《军事频道》、《美术星空》、《西部新闻》、《艺术品投资》以及日本NHK电视台均作过专题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报》、《风云人物》、《中华热土》、《中外名牌》、《收藏界》、《东方书法》、香港《大公报》等新闻媒体也作过专题报道。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另外一种可能性——伊慧的女性绘画
下一篇:浅谈民间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以下是对 [大漠孤烟直——林中阳书法艺术浅识] 的评论,总共:1条评论
匿名 游客:匿名  2015-4-29 1
我公司产业生产樟木箱,可用于名贵书画/字画的储藏。可在淘宝内搜索店铺名称“百年樟木店”,凡留
言“中国书画艺术网”,皆可享受9折优惠。

 

 

 最近更新

心有乡情 方得硕秋——观刘运君田园 
画家柳华一10年前西藏人物画欣赏(一 
著名画家王金新作品欣赏 
青年书画家姚鑫书法新作 
韩美林:我还有很多想画的东西没有画 
新当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熊晋 
清华其外禅韵其内 心如莲华入驻天府 
传承“板桥”技法、弘扬“墨竹”艺 
“绚丽甘肃·多彩陇原”书画名家百人 
朱乒乓:本色当行 臻于妙境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