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展出的文物
近年来,特别是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馆际交流合作已成为全世界博物馆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馆际交流,成功开拓了国际交往新舞台。
习近平主席曾说,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文明也因交流互鉴而丰富。
在2014年,中外博物馆交流频繁,除了举办各种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外,在馆际交流方面,中外各具特色的交流展览也不时举办,中外博物馆在“走出去”与“引进来”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使得文物艺术珍品走出“深闺”,与各地观众见面。

《明——盛世皇朝五十年》展出的文物
2014年重大文物交流展之“走出去”
展览名称: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22日开始
展览地点: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于2014年10月22日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奥朗德总统决定,两国共同举办系列庆祝活动,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并共同担任监护人。
这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是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来在法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展,汇集了来自中国9省(区)150余件(组)汉代瑰宝,再现了2000多年前统一、开放、自信、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风貌。
展览名称:明——盛世皇朝五十年
展览时间:2014年9月18日——2015年1月4日
展览地点: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此次展览借馆展品来自中国机构10处、国外收藏21处,呈现中国明代这一重要时期(1400至1450年)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这次展览聚焦明朝早期——被称为中国“关键的50年”——中国的文化、政治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的首都由南京迁至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北京。直到今天,庞大的紫禁城仍是一个国家象征。也是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宝船出海探险,开辟了连接东亚和索马里摩加迪沙的贸易纽带。
展览名称:中国古代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4年9月3日开始
展览地点: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克洛维切维•德沃里美术馆
2014年9月3日,“中国古代文物展”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克洛维切维•德沃里美术馆举办。30年前在这里举办的“中国古代文物展”曾吸引了近50万人参观。该展迄今仍是欧洲最大规模的外国文物展之一。
展览名称:紫中国陕西秦兵马俑:始皇帝的彩绘军阵
展览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11月2日
展览地点: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2014年5月10日至11月2日,“中国陕西秦兵马俑:始皇帝的彩绘军阵”展览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举办,展出的118组265件展品中,一级文物有18件。
展览名称:紫垣撷珍—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4年3月8日——2014年9月1日
展览地点: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2014年3月5日,由中国故宫博物院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国宝级大型展览“紫垣撷珍—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又称紫禁城展)在北美第五大博物馆安省皇家博物馆(ROM)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是继2010年中国秦兵马俑展之后,加拿大举行的又一中国文物大展。展览从3月8日开展,持续半年至9月1日。根据介绍,展览展出共250件文物,涵盖纺织品、书画、书籍、公文、兵器与盔甲等,其中80多件文物是首度走出紫禁城。“紫垣撷珍—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是作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成立100周年的主打展览予以呈现。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展现场

玛雅:美的语言展览现场
2014年重大文物交流展之“引进来”
展览名称: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年12月26日——2015年6月
展览地点:北京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为配合国家外交大局,进一步增进中柬合作与交流,12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高棉的微笑——吴哥艺术特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据悉,2015年4月将转至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在华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015年6月底。展览的80件(组)文物全部来自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其规模、种类与品质完全可以媲美该馆曾在美国、德国、日本所举办过的展览,足以反映柬埔寨吴哥时期历史、文化、宗教的特点和高水准的艺术成就。
此次“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展”是第一个在华举办的柬埔寨文物展览,填补了中柬建交50多年来的空白。
展览名称:玛雅:美的语言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3月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3月8日,墨西哥《玛雅:美的语言》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238件玛雅文明文物来自墨西哥二十多家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展览共分为“身体之美”“服饰之美”“动物之美”“神灵之美”四个单元,展现了玛雅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了他们与动物及神祗的联系。
展览名称:皇村瑰宝:俄罗斯宫廷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29日至2015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香港历史博物馆
2014年10月28日,“皇村瑰宝:俄罗斯宫廷文物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有200多件国立俄罗斯皇村博物馆的珍藏,介绍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历史和宫廷文化。这是香港历年来同类型展览之最,透过数百件从国立俄罗斯皇村博物馆借出的珍贵文物,包括画像、服饰、瓷器、手工艺品,以及一辆华丽马车。不但呈现了俄罗斯丰富的文化历史面貌,更见证了俄罗斯及中国两地长久以来的文化交流。
展览名称: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展览时间:2014年4月30日——2015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及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这是执行中意两国政府达成的五年文化合作计划,继“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之后的又一个精彩展览。
为了展现十七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中意双方历时一年多精心策划了“罗马与巴洛克艺术”这一主题展览。此次展览汇集了50件(套)十七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全部展品精选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收藏机构,包括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0余名活跃在十七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
展览名称: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14年4月12日——2014年6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五座知名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涵盖了法国从16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各时代艺术思潮的不同侧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为展览题致贺词、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