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艺术聚焦 >> 浏览文章
 

数字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6月16日

 

  [摘要]:6月14日至15日,2015年(第六届)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 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潮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公共文化建设有力支撑的博物馆理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建设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

  第六届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现场

  数字化创意点亮文化遗产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6月14日至15日,2015年(第六届)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

  据悉,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是在北京市科协、市文物局、市经信委指导下的数字博物馆方面的综合学术交流活动。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出版了四本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对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博物馆(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推动文物数字资源利用,推动博物馆(科技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得到社会和行业赞誉与认可。

  2015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届研讨会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首都博物馆联盟、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七个单位主办,彰显了首都文化中心的聚合力、影响力,吸引了北京博物馆科技馆、高校博物馆、中科院博物馆(展馆)、科普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及上海、浙江、云南、山东、福建、湖北等地与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化相关的科技、文博、科普、教育、设计、艺术、互联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300多人参加。

  研讨会代表围绕主题“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的信息化之路”,分“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数字化创意 ”、“记得住乡愁--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共享利用新常态--博物馆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共享利用”、“移动导览进万家--新兴媒体助力博物馆的传播与服务”“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文化旅游价值挖掘与利用”五个议题进行畅谈与交流。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的信息化之路

  研讨会继续秉承介绍发展最前瞻,展示案例最创新,推广应用接地气的宗旨,通过主题报告、专家论坛、案例分享、互动交流、远程视频、现场体验等多种形式,搭建专家学者广纳良言,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展示平台。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切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秀文化,秀技术?如何持续博物馆(科技馆)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共享利用的新常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借助新兴媒体加大加强加快博物馆(科技馆)的传播与服务?如何方便公众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等热门话题。

  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潮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公共文化建设有力支撑的博物馆理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建设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不管是博物馆展览展示,还是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同时,与会专家也强调,博物馆文化展示内容的整体策划是博物馆的灵魂,同样这也是数字博物馆的灵魂。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追求缺少深刻内容的技术秀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数字博物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数字博物馆应该是建设在海量的资源数据智商的,而内容与技术的协同策划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关键。

  数字化创意点亮文化遗产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在博物馆(科技馆)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特别是科技支撑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给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各博物馆(科技馆)不仅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科技馆)中的应用,而且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将博物馆(科技馆)服务推送到公众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在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小型展览,开放北京联合大学文博、信息技术、旅游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校园内大屏幕循环播放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化最新成果,集中呈现“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倦勤斋”、“数字圆明园”、“数字三山五园”、“漫游大觉寺”等数字化案例,现场不仅可以体验微故宫、微导览、微视频的wifi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尝试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智能应用。

  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主办方汇集了近两年以来北京地区相关博物馆及数字博物馆建设成果,特别是博物馆(科技馆)网站建设成果,联合参加2015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相关单位,举办“融合•创新•发展——北京数字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展”。

  据主办方介绍,“融合•创新•发展--北京数字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展”,集中展示北京地区50多家博物馆网站和数字化专题,会后还继续在社区和学校巡展。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傅抱石尽摄毫端绘就屈原“情结”
下一篇:上海音协牵手于斯课堂 开创艺术考级新模式
 以下是对 [数字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近更新

让每一份专注都不孤独 ——聚匠计划 
刘顺良——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 
黄学君——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 
钟全昌——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 
孟凡——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两 
李俊奇——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 
沈欣——书画界新闻人物献礼全国两 
王令祥——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 
申小平——书画界新闻人物献礼全国 
李大淮——书画界新闻人物献礼全国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